时间:2023-01-09 16:49:00 | 浏览:1227
自汉代之后,孔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点点攀升,一开始我们叫他贤人,后来叫他圣人,最后他的地位被捧得和神灵差不多。按理来说,孔子地位很高,他的家族也应该长盛不衰。可是,在他之后近千年的历史中,我们发现繁荣千年而不灭的家族不是孔家,而是张家。这个大家族当中,每一个朝代都会出一位大人物,他们都有谁呢?
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,它的发展和张姓人士密不可分。他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老子,因为他写了《道德经》,其中论述了黄老思想。可是真正将这种思想总结为一门宗教的是东汉时期的张道陵,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张天师。他曾经在山林中修长生之道,出山之后创立了道教,因为进入道教的人都需要交纳五斗米,所以道教也有个外号叫做“五斗米教”。
一般人提起道教,想起的都是一些修仙或驱魔降妖的道士,但其实,在张天师创立之初,道教是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重要武器,还能够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。因为,在张天师的道教教义中提倡的是“无为”,所以信奉道教的下层劳动人民向往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,这有利于统治者管理天下事务。在汉朝建国之初,儒学地位不断上升的同时,道教也在中原大地上深入人心。
东汉末年,张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位姓张的著名人物,他的名字叫张角,他写下了《太平经》。根据《资治通鉴》中的记载,张角创立了太平道,它成为道教的一个分支。他不仅信奉黄老之术,而且还公开教授妖术。在他的带领下,道教影响力不断扩大,信徒的数量达到了几十万,这足以影响统治者政权稳定。果然,张角在后期利用这股势力起事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,虽然最后被镇压下去,但是其影响力席卷全国。
唐朝时期,有位张果老,他是我们所熟悉的八仙之一,他的事迹在《旧唐书》和《明皇杂录》等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。唐玄宗在位的时候,特意把张果老请到皇宫中讲道施法,当年这个事件被刻在石碑上,现在这个石碑还留在河北邢台市的张果老山上。民间有很多关于张果老的传说,有人说赵州桥上的驴蹄印,就是张果老骑着毛驴过桥的时候,不小心留下来的。
张果老到底是不是神仙,这我们无法判断,但我们知道的是,历史上真的有他的存在。当年唐玄宗不仅很赏识他,还想把自己的玉真公主嫁给他,只可惜张果老拒绝了他的要求。道教在汉朝初期建立,在唐朝迅猛发展,这离不开张果老的功劳,他和道教的创立者张天师一样,留下了道教作品,死后都被后人誉为道教的神灵。
元明时期,张氏家族中也有一位著名的道教大师,他的名字叫张三丰,他创立了道教当中的一个支派——全真派,也成为了武当派的开山祖师。这一切并不是武侠小说当中虚构出来的情节,在《明史》中就记载了张三丰的事迹,他创立了内家拳和太极拳,让信徒们用来养生的同时,还可以自卫防身,增强体质。后来,清朝有一位道士名为李西月,他将张三丰的所有作品都整理起来,记载在《张三丰先生全集》当中。
道教的发展,和每一位张姓后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,也使得张家在千年历史中一直传承下来,而且地位不减。不过,张家能够繁荣千年,除了这些优秀的后人之外,还有他们世代相传的处世作风。
一个家族的繁荣,离不开优秀的后人,更离不开处事作风,不管是张天师还是孔子的后裔,他们都选择了乱世中的自保手段。他们从没有因为先祖的功绩就自命不凡,也没有过度吹嘘祖先的功德。作为一个统治者钟爱的治国工具,张家后人总是被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关注,而他们对统治者的态度也是他们家族长盛不衰的原因。
每一个朝代张家的后人都紧跟皇帝的步伐,但是又恰如其分地保持距离。就拿张果老来说,他并没有拒绝唐玄宗的邀请,进宫面圣。但是,当唐玄宗提议让张果老成为他女婿的时候,他又果断地选择了拒绝。张家有很多后人,都跟他们一样被皇帝看重,可是却不会把这个鸡毛当令牌。
或许,是张天师在创立道教时候主张的积极无为思想,影响着每一代后人,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的道法修习当中,从没有参与过政治斗争。而且,每一位张家后人都对道教做出了改良和创新,使得张家历经千年的时间还保持着无上的荣耀。在流水的朝代更迭中,张天师的后裔从来没有断绝过这种继承。
当我们摆脱了几千年前,或者几百年前的封建礼教束缚时,回头遥望一眼,你也许会回忆,好奇那些凐灭在时间洪流里的光影。你会蓦然发现,其实那些政治礼教随着时间褪色后,那些人的身影,他们的生活。提到古典两个字,也许你会想起故宫,想起颐和园,想起古诗词。
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,走走停停,和我一起看陕西。七八月份,炎炎夏日,外出旅行就得找个凉快地儿。前两天我又去了趟陕南,在汉江边儿的一座千年古城里,过了个惬意的两天一夜的短暂假期,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,赶紧来和大家分享一下。这里能逛能吃能玩水,算是
古今中外,人们一直在以各种方式,对我们所处于其中的这个宇宙进行着不懈的探索。常人对宇宙的认识,只限于目力所及的有限宇宙时空范围,日月星辰,银河璀灿……现在科学技术,为科学家探索宇宙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,使人们看到了河外星
小学到高中都在考,尽早打印其实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,最重要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,也就是基础知识越牢固,成绩才会越优秀。老教师整理:五千年国学常识合集。就像我们在修建房屋一样,只有基脚牢固了,才能修建出高大坚固的房子。
千百年来,鸣沙山见证了丝绸古道的兴盛繁华,月牙泉目睹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。月牙泉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,“月牙晓澈”为敦煌八景之一,月牙泉是鸣沙山清澈的眸子,鸣沙山是月牙泉坚实的臂膀。鸣沙山,月牙泉,沙不涉泉,沙泉共生,相依相偎了千百载的悠悠。
许多人应该都会想到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吧。那么在这遥远的西北荒漠中,又是什么孕育了这璀璨繁华的敦煌文化呢。它的水来自哪。目前有何危机。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期视频的主角——月牙泉。月牙泉位处荒漠,为何千年不枯。
小镇花开春意浓 夏日民俗活动篝火晚会受游客青睐 千年敦煌·月牙泉小镇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鸣沙山·月牙泉景区接待点,全长511米,总占地面积113525.74㎡,建设面积48800㎡
我是子睿,头条旅行指路官,关注子睿,旅行不迷路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、最宏丽的佛寺,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,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间,太子李治为了追念自己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而创建慈恩寺。由高僧玄奘,也就是西天取经的唐僧在这里做主持,并亲自督
西安一直都以曾经是大唐都城长安城而自豪,但是,很多游客来西安之后,除了在大明宫和曲江看一些现代重修的仿古建筑外,很难找到真正的唐代建筑。其实,西安现在还留存有6座建于唐代的古塔,座座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。
西安是你一个不能忘记的地方,这里有3000年建城史,1100年建都史,且随我们,探究这里的每一块城砖,每一条马路,每一棵古树,每一座庙堂,每一个村落,每一处高耸的院墙。还有那无数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帝王将相、平民百姓、爱恨情仇、千古绝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