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2-08-20 15:07:25 | 浏览:12459
提起广东,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各种汤,以及当地人爱煲汤、喝汤的名声。
可提到当地出名的白酒,大家想到的只有玉冰烧,甚至还不太出名,出了当地就没什么人知道了。
但要是把时间再往前提个十几二十年,当时的广东还是有好多名酒的。
今天咱们要说的这款酒,就是当地的梅鹿液,有着“广东茅台”的称号,可惜时过境迁,它惨遭停产20年,到底经历了啥?
波折但又不平凡的“诞生”
上世纪70年代时,国家为了发展酿酒行业,组织各大酿酒人员到知名酒厂学习技术,其中贵州茅台镇酒厂就是最受欢迎的酒厂之一。
虽然酒行一直流传着“出了茅台镇就酿不出好茅台”这句话,但大家就是不信邪。
广州湛江吴川酒厂,派了不少技术人员前来学习,这款酒就是严格按照茅台的酿造工艺制造出来的。
凭借优级酒质成为当地名酒,以及当时最出名的“广东三液”之一。
成也是它,败也是它
毫无疑问,这里的“它”指的就是茅台技术这个靠山。
因茅台而生,酒液、瓶身都有茅台的影子在,一度在当地获奖无数,甚至成为“国宴用酒”,在市面上一瓶难求,但是,影子毕竟只是“影子”,没有自己的风格,很难走得长远。
① 缺乏创新,发展受限
梅鹿液的诞生,全都是照搬的茅台酒的工艺,刚出来的时比较新,大众还比较吃这一套,但是酒行业发展起来后,酒品牌越来越多,它没有自己的风格,一直在走老路,慢慢就会被市场、大众淘汰。
② 假酒不断,名声被毁
当时的梅鹿液生产出来,还没有成名,当地就冒出来不少仿冒酒,什么“好鹿、飞鹿”等等,在当时短缺的白酒市场上相互竞争,品牌消耗过大。
③ 经营不善
随着梅鹿液越来越火,订单越来越多,当时的它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,急需资金扩大生产、发展,谁知道银行贷款这条路走不通,最后只能用到“集资”的办法,目标人群就是社会、员工,后来发展不顺,集中都还不上,只能用酒抵债。
这种种的压力,梅鹿液终于扛不住,在2003年的时候迎来了破产。
这一倒闭就是20多年之久,现在我们能喝到的梅鹿液,依旧是典型的茅系瓶,但是口感早已经变了。
归根结底,这都是它自作自受的啊!
如果能早一点做好营销规划,及时跟进时代发展情况,保护好自己的商标,也许现在的发展会有所不同,虽然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,但可以给现在的很多白酒敲醒一个警钟。
特别是这款只注重酒质,忽略宣传的酱酒——君中元私藏酒。
产自贵州茅台镇,虽说在当地小有名气,酒质好到能引得众酒友频频回购,但知名度不够,出了当地知道的人很少。
主要是因为酿造人曾传政,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的徒弟,酿造技术成熟,又一心只想着酿造一款大家都能放心喝、喝得起的好酱酒,所以将酒厂建在茅台酒厂旁边,享有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,选用的原料、工艺也和茅台无二。
红缨子高粱,只产于当地,粒大皮厚,淀粉、单宁含量高。
配上12987坤沙工艺,经过端午制曲、高温发酵,165道工序的锤炼,让活跃、丰富的微生物相互作用,吸取粮食的精华,酿出更纯正的酱味。
1年后酿出的新酒,又窖藏6年,让酒质自然老熟、醇化,成酒老熟醇厚。
喝起来酱味浓郁、突出,酒液顺着舌尖流入口腔,顺滑且微酸,细品下,还有淡淡的粮香味、窖底香味和花果香味,协调,层次分明,喝完后的酒香迟迟不散,让人回味无穷!
正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,让大家放心喝好酒做到了,但却忽略了宣传。
不过正因为这样,这个酒才没什么品牌溢价,投入市场的定价亲民,老百姓也都能喝得起!
上面的酒有你喝过的吗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~
1、直营店、专卖店作为茅台酒的传统渠道,直营店、专卖店、特约经销商等是茅台消费者最熟悉的渠道,这三者也有一定区别。目前,大润发抢购1499元飞天茅台酒的规则是:2019年度凭会员卡累计消费金额满2000元及以上,白酒类消费记录次数满4次以上,每季度限购1次,1次最多可购买2瓶。
近日湛江城市规划局公布了《CK-07公园绿地(文章花园)用地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》。点击了解更多观看硇洲岛特色海鲜瓮。据公示,赤坎区将会新建一个占地面积达18221.09平方米的公园。项目位置:湛江市赤坎区农林路以东、文机路以南。